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隨喜品第十八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色光普照四眾。光明照已。純陀長者便疾奉施如來大眾最後供養。爾時純陀與諸眷屬得大歡喜舉聲歎曰。哀哉希有。供養如來難復再遇。
即以種種眾寶之鉢。盛上味飯持來向佛。當於爾時有大威神天而遮其前。謂純陀言。勿便供養。願令我等復得須臾瞻覩如來。
爾時世尊復放光明照彼天子。時彼天神承佛聖旨聽純陀前。爾時天人及諸眾生種種雜類。各異音聲內懷悲感哀聲動地。與純陀俱供佛及僧。奉施最後檀波羅蜜。爾時世尊欲令比丘比丘尼及諸眾會知時到故。復放光明悉照眾會。時諸比丘知時已至。各整威儀執持應器如受施法。純陀長者為佛及僧布置種種眾寶牀座。懸繒幡蓋香華瓔珞。爾時三千大千世界莊嚴殊妙。猶如西方極樂國土。純陀長者住於佛前憂悲悵怏重白佛言。唯願世尊猶可哀愍住壽一劫若過一劫。
佛告純陀。汝欲令我久住世者。宜知是時當疾供設最後檀波羅蜜。
純陀白佛。唯然世尊。
爾時一切眾生異類。天人菩薩同聲唱言。奇哉純陀。為最後施。奇哉純陀。為極大施。然今我等所設供具。於茲便成無用之物。
各各歎恨愁憂苦惱。爾時世尊自身毛孔一一皆出無量化佛。一一皆有比丘眷屬。應彼一切令得供養。時諸眾生皆大歡喜。爾時純陀所設供具承佛威神。諸來大會皆得充足。純陀歡喜而自念言。今日如來一切大眾。皆悉受我最後供養。然後如來當般泥洹。
其餘眾生亦作是念。今日如來與諸大眾。受我最後飯食供養。然後泥洹不受餘請。
是時堅固林側其地狹小。以佛神力故。如針鋒處皆有無量諸佛。及其眷屬於中坐食。爾時天人阿修羅眾。皆大悲歎而作是言。今日如來受我最後飯食供養當般泥洹。我等復當何所奉事。哀哉我等孤無蔭護。
爾時世尊即為一切而說偈言。
 汝等莫悲歎  諸佛法應爾   雖曰為泥洹  亦未究竟盡   如來常住法  永處最安隱
 諸有狐疑者  諦聽我今說   我已離食想  身無飢渴患   我今當為汝  說其隨喜法
 令一切眾生  得安隱快樂   諸佛如來性  真實常住法   今汝等聞已  當勤方便修
 如鳥及鴟鳥  其性甚相違   能令同群遊  止宿相娛樂
 如來視一切  猶若羅睺羅   應當捨慈悲  永入於泥洹
 能令盛毒蛇  兔羅同其穴   如來捨慈悲  永入於泥洹
 能令伊蘭樹  同百葉華香   如來捨慈悲  永入於泥洹
 能令迦留果  味同耽摩羅   如來捨慈悲  永入於泥洹
 能令一闡提  悉成平等覺   如來捨慈悲  永入於泥洹
 若一切眾生  一時成佛道   如來捨慈悲  永入於泥洹
 假使蚊蚋水  浸壞此大地   百川皆流溢  大海悉盈滿   如來捨慈悲  永入於泥洹
 汝等諸眾生  深樂正法故   謂如來永滅  憂悲而愁歎   從今於如來  莫念非常想
 
 當知如來性  長存不變易   法僧亦復然  皆非磨滅法
如是善男子。此三法者常住不變真諦之言。一切眾生遭諸恐怖。此真諦說能令安隱。欲度一切險難曠野。此真諦說能令得度。此真諦說能令枯樹更生華葉。若此四眾聞是三法常住隨喜說者。設未發意不樂向者。斯等皆為菩提之因。三法常住。是為如來最妙隨喜誠諦之說。
若比丘比丘尼能為一切眾生解說三法常住。當知是等堪受一切羅漢供養。若異此者則不堪受。乃至一切旃陀羅等。樂聞如來隨喜說者。亦復得離諸憂恐怖。
爾時天人阿修羅等。聞說如來為常住法。心得歡喜。心得柔軟。心得真實。心離陰蓋。心得清淨。顏貌怡悅如蓮華敷。散諸天華燒眾名香。鼓天伎樂供養如來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告迦葉言。善男子。汝見何等希有之事。
迦葉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我見奇特未曾有事。見一切諸天人民阿修羅等設供具者。各得如來與諸大眾受其飲食。又見是中其地狹小容諸如來大眾牀座。一針鋒處乃有無量諸佛眷屬。而受供食說隨喜偈。彼諸眾生各不相知。而謂如來獨受我請。而今世尊與諸大眾哀愍純陀。受彼最後檀波羅蜜。佛神力故令此大眾皆得滿足。然其世尊實不揣食。唯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等人中之雄。能知如來方便現化。為此奇特未曾有事。聲聞緣覺所不能知。甚奇世尊。無數無量如來常法。
爾時世尊告純陀言。汝見奇特未曾有不。
純陀白佛。唯然已見。向見如來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莊嚴其身。如是如來無量無數。與諸菩薩眷屬圍繞。今見世尊真實之身。獨處大眾猶如藥樹。與諸菩薩前後圍繞。
佛告純陀。向者諸佛皆是現化。哀愍安樂一切眾生開其意故。令彼功德不可得盡作此現化。而諸眾生悉不能知。唯諸菩薩成就無量菩薩功德人中之雄。能知如來方便現化。汝今純陀。亦復成就菩薩功德十地之行。
純陀白佛。如是世尊。我等皆當修習菩薩一切隨喜。
佛告純陀。莫隨貪果如餘契經。
純陀白佛。諸餘契經為非經耶。
佛告純陀。彼說有餘。
純陀白佛言。其義云何。
佛告純陀。如我所說。
 一切歎布施  無有呵施者   施犯戒福少  施持戒福增
我說是契經。雖歎一切施而施有差降。施犯戒者無毫釐福。布施持戒獲其大果不必悉同。
純陀白佛。云何世尊。而說斯偈一切讚歎布施功德。
佛告純陀。除一種人歎一切施。
純陀白佛。除何等人歎一切施。
佛告純陀。除一闡提犯戒謗法。歎一切施。
純陀白佛。何等名為一闡提。
佛告純陀。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誹謗經法口說惡言永不改悔。於諸經法心無歸依。如是等人向一闡提道。若復眾生犯四重禁作無間罪。不自改悔而無慚恥。彼於正法永無護惜。不與護法之人以為知識。於諸善事未曾讚歎。若復邪見無佛法僧。我說斯等向一闡提道。除斯等類歎一切施。
純陀白佛。何名犯戒。
佛告純陀。犯四重禁五無間業誹謗正法。
純陀白佛言。如此重罪有差降耶。
佛言。有差降。彼雖犯戒尚服法衣而生慚愧。咄哉我今犯斯重罪。何其怪哉造斯大苦。而懷恐怖生護法心。我當讚歎護諸法者。當復降伏諸非法者。於方等經諸禪三昧方便勤修。若如是者我說斯等為不犯戒。所以者何。如日光出微塵障翳皆悉不現。如是修習此摩訶衍契經日光。無數無量眾罪積聚皆悉消滅。是故此經說護法者得大果報。若不爾者。是則名為最大犯戒。若施此等無毫釐福。
復次善男子。犯四重禁能知真實如來之性興護法心。若施此等所以得大果報者何。譬如有女人國土荒亂。將一嬰兒欲至他國。道遇大水汎漲流漫攜兒而度水流漂急。不捨其兒母子俱溺。然彼女人曾作大惡。以護子功德命終生天。如是善男子。犯四重禁五無間業。深自悔責興護法心。本作不善獲惡之業。以護法故得為福田堪受信施。護法功德亦得大果。
純陀白佛言。世尊。若一闡提還生信心悔過三尊。若人施與得大果不。
佛告純陀。莫作是語。譬如有人食菴羅果。并取其核壞而食之。持彼空核種著地中。雖復溉灌終不得生。彼一闡提亦復如是。壞善種子欲令改悔生其善心。無有是處。是故名為一闡提也。
布施持戒得大果者。果亦不同。所以者何。布施聲聞及辟支佛。所得果報皆有差別。唯施如來獲最上果。是故說言。非一切施得大果報。
純陀白佛言。何故世尊而說此偈。
佛告純陀。有因有緣。時王舍城有不信優婆塞奉事尼揵。而來問我布施之義。我攝彼故為說斯偈。當知如來方便密說為菩薩故。非是一切悉能了知。是故菩薩人中之雄。當於如來有餘說中分別其義。降伏一切諸犯戒人。如除稊稗害善苗者。
復次善男子。如我所說偈。
 一切江河必迴曲  一切叢林必樹木   一切女人必諂偽  一切大力必安樂
爾時文殊師利即從坐起整衣服為佛作禮而說偈言。
 非一切河必迴曲  非一切林必樹木   非悉女人心諂偽  非為大力悉安樂
如是世尊略說法門非決定說。所以者何。此三千世界中閻浮提外餘閻浮提。有正直河其直如繩。從其西海直至東海。如方等阿含中說。是則如來有餘之說。
一切叢林必樹木亦有餘說。所以者何。林有二種。亦有金銀琉璃寶樹之林。
一切女人必諂偽者亦有餘說。有諸女人持戒清淨其心質直。
一切大力必安樂亦有餘說。如來法王最為大力名為安樂。轉輪聖王及諸天神。亦名大力而不安樂。是故當知非一切大力皆為安樂。唯有常住非變易法大力泥洹安隱快樂。譬如良醫與彼病者醍醐令服。時彼病者請良醫言。更與我藥我堪食之。
良師答言。但食爾許消已更食。若頓食不消或能殺人。
時彼良師實哀病者恐其死故。如是如來慈哀愍傷。欲滅波斯匿王大臣夫人高慢心故說此偈言。
 一切江河必迴曲  一切叢林必樹木   一切女人必諂偽  一切大力必安樂
當知世尊言無漏失。如此大地可令反覆。如來之言終無有失。是故一切有餘無餘。皆是如來攝眾生故。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哀愍一切諸眾生故。廣說如來有餘無餘。
爾時文殊師利復於佛前而說偈言。
 
於他善隨順  不觀作不作   但自觀身行  諦視善不善
如是世尊。說此正法亦復非為究竟之說。所以者何。眾邪外道皆向泥犁。然佛世尊教諸弟子皆向泥洹。若生天上此則名為毀譽之說。如是種種不隨順說。云何世尊。偈中說言。於他善隨順。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我所以說善隨順者有因有緣。時阿闍世王害父王已。來詣我所而問我言。云何世尊。為一切智非一切智耶。若一切智者。提婆達多於百千生中於如來所常懷惡心。云何聽使而得出家。
我即為彼而說此偈。於他善隨順。彼阿闍世王有害父罪而不自覺。如來欲使自省己過令其罪輕是故說言。但自觀身行。諦視善不善。汝今云何見不隨順。若有持戒修行慈心而觀彼過。是則諸佛如來之法。欲令己身及諸眾生悉皆安樂。是以應觀他作不作己身亦然。常作是觀是我弟子。
爾時世尊復語文殊師利言。如我說偈。
 一切皆懼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譬  勿殺勿行杖
爾時文殊師利復於佛前而說偈言。
 非一切懼死  一切畏杖痛   亦不悉喻己  而恕彼眾生
如是世尊。略說法門亦非究竟。所以者何。如阿羅漢轉輪聖王玉女象馬大臣之寶。若諸天人及餘眾生能加害者無有是處。勇士烈女野馬獸王持戒比丘。雖有對至而不恐怖。一切皆懼死莫不畏杖痛。是則有餘說。
又復不可以己喻彼。所以者何。若阿羅漢以己喻彼則為命想。若命想者此非上士。計命想者愚夫邪見向惡趣門。
又復羅漢我及眾生空無所有。誰死誰殺。起害想者。無有是處。
而彼所說我為喻者。為有我喻。為無我喻。若是我喻則為下劣。若無我喻是阿羅漢無有譬喻。然佛世尊。不以無因而妄說法。有王舍城大獵師主殺生。供施請佛及僧唯願哀受。然佛世尊未曾食肉。等視一切如羅睺羅。即為獵師而說此偈。
 當觀長壽者  不害眾生故   一切皆懼死  莫不畏杖痛   恕己可為喻  勿殺勿行杖
佛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人中之仙安慰眾生。善說如來方便密教。
爾時文殊師利復說偈言。
 恭敬於父母  增加其供養   緣斯孝道故  死墮無擇獄
世尊。此偈說無明恩愛以為父母。眾生隨順令其增長造諸惡業。死即當墮無擇地獄。
爾時世尊復告文殊師利。如我所說偈。
 一切因他勢力苦  一切己力自在樂   一切憍慢勢暴害  一切賢善人所愛
文殊師利復說偈言。
 非一切因他力苦  亦非己力自在樂   非一切慢勢暴害  非一切賢人所愛
此是世尊。略現法門非究竟說。所以者何。如庶民子從師而學。俯仰進止悉由於師。道藝既成永得安樂。如王者子己力自在。不隨他教愚闇常苦。所以如來說此偈者。其諸眾生為魔所持不得自在。如來為彼而說此偈。是故當知。非為一切他力故苦。亦非一切己力故樂。
一切憍慢勢暴害者。此亦有餘說。非一切慢為盡暴害。猶如有人憍慢傲俗出家學道。或計福德持戒清淨。當知是等雖為憍慢非為暴害。
一切賢善人所愛者。亦有餘說。如內法中犯四重禁。能自剋勵執持威儀雖修賢行。以破正業人所不愛。何因世尊而說此偈。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諸佛如來不以無因而妄說法。時王舍城有拘鄰女名須跋陀羅。惡厭世俗。來詣佛所欲求出家。女人之法不得自在制由男子。自歸三寶。佛知其意。亦知是時而說此偈。一切由他勢力苦。善哉善哉文殊師利人中之仙。能問如來方便密教。
文殊師利復說偈言。
 一切眾生類  皆依飲食存   一切諸嬰兒  悉無吝惜心
 一切諸世間  揣食增其病   一切行法者  同止得安樂
如是世尊。今受純陀飯食供養將無增患。
爾時世尊復為文殊師利而說偈言。
 非一切眾生  皆依飲食存   非一切嬰兒  悉無吝惜心
 非一切世間  揣食增其病   非一切行法  同止得安樂
汝文殊師利所得病者我當得病。諸阿羅漢及辟支佛菩薩如來悉不揣食。此則諸佛如來定法。若言羅漢及辟支佛菩薩如來曾揣食者。壞大士義。而受眾生百千布施。讚歎一切布施功德。欲濟眾生度三惡道無邊苦海。雖不揣食而常歎施。欲令眾生成檀波羅蜜。端坐樹下六年苦行。豈謂不食而形瘦耶。勿謂如來眾生同數。如來已度愛欲諸流。不同世人境界行處。如來境界不可思議。聲聞弟子亦復如是。言揣食者是有餘說。
一切嬰兒離慳惜者。亦有餘說。乃有無量永離慳心無動快樂。
一切揣食增其病者。亦有餘說。外來之病劍刺瘡疣其數無量。
一切行法同止安樂者。亦是如來有餘之說。其法多種。亦有修習世俗善法。身口意業種種淨法種種信心。而共同止不相隨順。
是故當知諸佛如來。不以無因緣故違義而說。以教化故方便說法。時有半頭梵志與諸同止修天祠齋法來詣佛所。為降伏彼令捨異見而說此偈。
爾時迦葉菩薩白佛言。云何世尊。諸餘契經皆是如來有餘說耶。
佛言。不也。善男子。若有眾生功德成就善解深法。如來為說常住安樂無餘之法。諸餘眾生樂聞法者。如來為彼或有餘說或無餘說。
迦葉菩薩即大歡喜白佛言。奇哉世尊。等視眾生猶如一子。
佛告迦葉。善哉善男子。應當如是諦解深法。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唯願如來說此方等般泥洹經所得功德。
佛告迦葉。此摩訶衍般泥洹經。聞其名者所得功德。非是聲聞及辟支佛能究竟說。此摩訶衍般泥洹經所生功德不可思議。唯是諸佛如來境界。
爾時諸天世人及阿修羅。即於佛前一心同聲以偈頌曰。
 如來天中天  甚深難思議   如來之所說  方等泥洹經   出生諸功德  亦不可思議
 正法難思議  僧寶亦復然   唯願天中天  哀愍小留住   上座尊迦葉  眷屬須臾至
 尊者阿難陀  多聞大仙士   及摩竭提王  國王阿闍世   斯等於如來  最親密弟子
 彼諸正士等  必懷疑惑想   如來為泥洹  為當長存世   此等心懷疑  於何而取定
 願哀須臾住  待至為決疑
爾時世尊為諸大眾而說偈言。
 諸懷疑惑者  汝等勿憂慮   我法生長子  上座大迦葉   阿難多聞士  是等須臾至
 要令彼見我  我當般泥洹   如斯智慧士  觀如來雙足   彼自知我身  常無常真實
爾時一切大眾眷屬。供養如來天繒華蓋。燒眾名香作天伎樂。其數無量不可為喻。供養佛已。萬恒河沙諸眾生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住於菩薩最初住地。純陀長者歡喜踊躍。菩提甘露以灌其頂。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迦葉菩薩。純陀菩薩。汝善男子自修其心慎莫放逸。我今背疾舉身皆痛欲須燕臥。汝文殊師利當為一切四眾說法。如來正法今付囑汝。乃至上座摩訶迦葉及阿難到汝當廣說。
於是世尊化眾生故現身有疾。右脅著地係念明想。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