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鳥喻品第十五


佛復告迦葉。鴈鶴舍利鳥者。所謂種種無常苦空非我等法。如眾鴈鶴舍利之鳥。
迦葉白佛。此義云何。
佛告迦葉。有法無常有法是常。有法是苦有法是樂。有法是我有法非我。譬如田夫種殖五穀及諸果樹。從其萌芽乃至華葉。其人恒作非常之想。至其成熟收其果實。得受用時而生常想。所以者何。真實現故。
迦葉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五穀之常。與如來同不磨滅耶。
佛告迦葉。猶以如來喻須彌山。其須彌山世界敗時豈不壞耶。善男子。莫於譬喻而生是問。一切諸法悉歸磨滅。唯有泥洹是常法耳。隨世言說以彼為喻。
迦葉菩薩白佛言。唯然世尊。善哉斯說。
佛告迦葉。如是善男子。一切契經修諸三昧。乃至未聞大般泥洹方等契經。諸眾生等修無常想。聞此經已。若善男子善女人。所懷煩惱疑結永離。曉了常法。所以者何。各於自身如來之性得顯現故。
復次善男子。譬如金師銷鎔其金。至器未成作非常想。寶器成已常得受用。如是善男子。一切契經修諸三昧。乃至未聞大般泥洹方等契經。其諸眾生修無常想。聞此經已。所懷煩惱疑結永離。曉了常法。所以者何。各於自身如來之性得顯現故。
復次善男子。譬如有人種甘蔗胡麻乃至未熟。常作種種諸味之想。麻油石蜜成已乃知真味。如是善男子。一切契經修諸三昧。乃至未聞大般泥洹方等契經。其諸眾生修無常想。聞此經已。所懷煩惱疑結永離。曉了常法。所以者何。各於自身如來之性得顯現故。
譬如百川皆歸于海。如是一切契經及諸三昧。悉歸方等般泥洹經。所以者何。如來之性究竟說故。是故我說有法無常有法是常。如舍利鳥。憂悲劍刺如來已斷。而於此論多有疑者。然其如來現有憂悲。非如人天及餘眾生之憂悲也。如非想處云何有想。若無有想不應有壽。有壽無想。何有想陰界入之名。
又如林樹皆有神依。若神依樹。為依根莖為依枝條。如是諸處悉皆不現。為依何住。如是如來教法甚深。
當知如來現有憂悲。於羅睺羅而起慈心。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亦復如是。唯佛與佛乃知此義。斯等皆是諸佛之法。尚無心意何有憂悲。憂悲若無教法相違。如一子想是則空言。說一切法皆不可信。但如來所說不可思議。諸佛教法亦不可思議。如來佛法不可思議。是為真實。
譬如虛空不可於中造立宮室。而諸幻士能於中造。凡愚見已而作是念。云何空中而得安立如心意轉。如是所說尚無心意何有憂悲。憂悲若無。羅睺羅喻是則不實。如虛空中如來憂悲則不可得。如其幻化隨心意轉。如來則有憂悲之想。聞般泥洹而作是念。何有憂悲。聞其轉者常有憂悲。是故如來常住。若無常者無有憂悲。而今如來非是無常。如來憂悲及無憂悲悉不能知。下者知下不知中上。中者知中下不知其上。唯有上者一切悉知。其諸聲聞及辟支佛各各自知。而不能知如來境界。如來悉知是故名為離諸障礙。
譬如幻士種種現化。如來亦然。種種示現隨順世間。能知是者名為黠慧。肉眼凡夫無想之想非其境界。而於如來作憂無憂想。是故我說。有法是我有法非我如舍利鳥。
復次善男子。譬如鴈鶴及舍利鳥。於夏月雨時江河漫溢。選擇高處而安其子然後遊行。如是如來出興于世。化無量眾令入正法。為受化者方便說法。或說苦法或說樂法。有為諸行是名為苦。泥洹極樂離有為行說名為樂。
迦葉白佛。其義云何。
佛告迦葉。所謂如如。
迦葉白佛。云何眾生得泥洹樂。
佛言。迦葉。如我先說一切諸行無生老死。所謂。
 若無放逸  是處不死  若其放逸   是為死徑   無放逸者  得不死處   若放逸者  常處生死
若放逸者是有為行。彼有為行則為苦法。非泥洹者是為死處。若作放逸是名作行。當知是行則為大苦。不趣泥洹是為死徑。
無放逸者是不作行。雖復作行亦不生死。是名金剛不壞之身。
其世俗者是名放逸。離世俗者是無放逸。離生老死泥洹快樂。是故如來有說苦法。有說樂法。有說非我。有說是我。如鳥飛空不見其跡。無有天眼煩惱未斷。不自見身如來之性。是故我說有法無我。為煩惱故說微密教。其諸眾生無有天眼而計吾我。無量煩惱造有為行。故為彼說諸法無常。是故我說有法無常。
 猶如明目住山頂  諦了其地愚夫等   如來道眼昇慧臺  無憂憂念群生類
如是無量煩惱悉滅。名住山頂。觀其無量煩惱熾然。下劣眾生誰為登慧臺。
何名為無憂。若無憂者。云何名為憂念世間。若泥洹滅盡。何有觀愚者。若使如來泥洹滅盡。云何能昇智慧高臺。若當泥洹。云何山頂能觀其下。
智慧臺者。謂滅盡泥洹。無憂憂念者。謂是如來憂念世間無量群生。山頂者。謂解脫。住者。行人。地者。有為行。愚者。無巧方便說。諦了者。正覺也。
如來者憂苦永離是常法故。以自離憂見被利刺。憂惱眾生為之生憂。若使如來永離憂者不名正覺。隨彼眾生應受化者。如來等正覺即為彼現。是故當知如來常住種種示現。猶如鴈鶴舍利之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