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維摩詰謂眾菩薩言。
諸仁者。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各隨所樂說之。
會中有菩薩名法自在說言。
諸仁者。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守菩薩曰。
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
不眴菩薩曰。
受不受為二。若法不受則不可得。以不可得故無取無捨。無作無行。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頂菩薩曰。
垢淨為二。見垢實性則無淨相順於滅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宿菩薩曰。
是動是念為二。不動則無念。無念則無分別。通達此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眼菩薩曰。
一相無相為二。若知一相即是無相。亦不取無相入於平等。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臂菩薩曰。
菩薩心聲聞心為二。觀心相空如幻化者。無菩薩心。無聲聞心。是為入不二法門。
弗沙菩薩曰。
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菩薩曰。
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無縛無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師子意菩薩曰。
有漏無漏為二。若得諸法等則不起漏不漏想。不著於相亦不住無相。是為入不二法門。
淨解菩薩曰。
有為無為為二。若離一切數則心如虛空。以清淨慧無所礙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那羅延菩薩曰。
世間出世間為二。世間性空即是出世間。於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為入不二法門。
善意菩薩曰。
生死涅槃為二。若見生死性則無生死。無縛無解不生不滅。如是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現見菩薩曰。
盡不盡為二。法若究竟盡。若不盡皆是無盡相。無盡相即是空。空則無有盡不盡相。如是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普守菩薩曰。
我無我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見我實性者不復起二。是為入不二法門。
電天菩薩曰。
明無明為二。無明實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離一切數。於其中平等無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喜見菩薩曰。
色色空為二。色即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識識空為二。識即是空。非識滅空識性自空。於其中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明相菩薩曰。
四種異空種異為二。四種性即是空種性。如前際後際空故中際亦空。若能如是知諸種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妙意菩薩曰。
眼色為二。若知眼性於色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為二。若知意性於法不貪不恚不癡。是名寂滅。安住其中。是為入不二法門。
無盡意菩薩曰。
布施迴向一切智為二。布施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迴向一切智為二。智慧性即是迴向一切智性。於其中入一相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深慧菩薩曰。
是空是無相是無作為二。空即無相無相即無作。若空無相無作則無心意識。於一解脫門即是三解脫門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寂根菩薩曰。
佛法眾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眾。是三寶皆無為相與虛空等。一切法亦爾。能隨此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心無礙菩薩曰。
身身滅為二。身即是身滅。所以者何。見身實相者不起見身及見滅身。身與滅身無二無分別。於其中不驚不懼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上善菩薩曰。
身口意善為二。是三業皆無作相。身無作相即口無作相。口無作相即意無作相。是三業無作相即一切法無作相。能如是隨無作慧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福田菩薩曰。
福行罪行不動行為二。三行實性即是空。空則無福行。無罪行。無不動行。於此三行而不起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華嚴菩薩曰。
從我起二為二。見我實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則無有識。無所識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德藏菩薩曰。
有所得相為二。若無所得則無取捨。無取捨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月上菩薩曰。
闇與明為二。無闇無明則無有二。所以者何。如入滅受想定無闇無明一切法相亦復如是。於其中平等入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寶印手菩薩曰。
樂涅槃不樂世間為二。若不樂涅槃不厭世間則無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縛則有解。若本無縛其誰求解。無縛無解則無樂厭。是為入不二法門。
珠頂王菩薩曰。
正道邪道為二。住正道者則不分別是邪是正。離此二者。是為入不二法門。
樂實菩薩曰。
實不實為二。實見者尚不見實何況非實。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見慧眼乃能見。而此慧眼無見無不見。是為入不二法門。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文殊師利曰。
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默然無言。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說是入不二法門品時。於此眾中五千菩薩。皆入不二法門得無生法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